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关于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调整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关系的通知〉的通知》(泰卫医发[2013]16号)、《“千名专家援基层 万名主治进乡村(社区)”活动方案》(泰卫医发[2013]17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工作是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三级医院卫生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支援对象
1、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2、宁阳县妇幼保健院
3、山东煤矿泰安机械职工医院
三、支援形式
1、派驻人员:每年向支援医院派出医德医风好、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的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帮扶工作,工作时间3个月到1年,并与《“千名专家援基层 万名主治进乡村(社区)”活动方案》“万名医师下乡支农”活动结合。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医师中、高级职称晋升考核。
2、进修学习:每年由受援单位派出至少3名医、护、技等专业人员到支援单位专科进修学习,学习期限为6-12月,培训结束进行考核。
3、巡回医疗:支援单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组成专家组到受援单进行业务指导、义诊等活动。
4、专科建设:建立由支援单位专科对应的专科业务指导活动,以妇产科和儿科为主,以定期查房等形式,帮助受援单位提高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水平。
四、工作目标
1、形成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
2、提高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为受援医院建立一到两个优势专科,培养一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实用型人才。
3.基本形成双向转诊机制。
五、组织领导
成立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对口支援领导小组,由刘传军院长任组长,崔传新、张爱华副院长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亓学海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安排各项日常工作,主要有落实方案实施,制定执行年度计划,进行年度总结,安排派驻人员,接受培训人员,人员考核,医院之间、科室之间协调及网络直报等事宜。
六、主要内容
按照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订的协议实施对口支援,主要内容包括:
(一)支援方
1、形成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我院对口支援工作重点支援妇幼保健卫生机构。双方结合《关于调整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关系的通知》,建立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帮扶机制。
2、建立对口支援的目标管理制度。通过医疗机构技术团队帮扶、机构托管、建立医疗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将受援方建成医疗卫生中心和技术指导中心。达到建成一到两个优势专科,培养一批医疗科室负责人,配备实用性诊疗设备的基本目标。机构托管、医院联合体具体事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由对口支援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3、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以带教、进修、巡回医疗指导等为重点的多种方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确定一定数量儿科、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种,培养一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实用性人才。
4、落实保障措施。支援方保证派出人员的工资、津贴、职称、行政级别、福利待遇等不变。严格绩效考核,对工作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受援方
1、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落实财政补偿机制,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保障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
2、明确帮扶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周期帮扶规划和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在帮扶期间取得明显的成效。
3、做好管理考核工作。受援方为支援方提供生活保障。对帮扶目标和派驻人员的工作进行考评和效果评价。积极配合支援方确定进修等形式的临床骨干人员,并和支援方共同加强进修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4、做好对口帮扶宣传工作。支援方对受援方开展的专家坐诊、临床查房带教、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巡回义诊等活动做好宣传和配合工作。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有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订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工作准备。
2、实施阶段:2013年6月起,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作。
3、总结阶段:对口支援开展每半年小结一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
八、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深入总结近几年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2.细化方案,落实措施。深入受援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受援单位的现状和需求,针对每个受援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支援目标、项目内容、支援方式、工作任务和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规范双方行为、保证任务落实。
3.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对支援医院和受援单位进行督查考核,将支援基层卫生考核工作与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等有机结合,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
上一篇: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工作是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三级医院卫生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支援对象
1、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2、宁阳县妇幼保健院
3、山东煤矿泰安机械职工医院
三、支援形式
1、派驻人员:每年向支援医院派出医德医风好、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的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帮扶工作,工作时间3个月到1年,并与《“千名专家援基层 万名主治进乡村(社区)”活动方案》“万名医师下乡支农”活动结合。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医师中、高级职称晋升考核。
2、进修学习:每年由受援单位派出至少3名医、护、技等专业人员到支援单位专科进修学习,学习期限为6-12月,培训结束进行考核。
3、巡回医疗:支援单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组成专家组到受援单进行业务指导、义诊等活动。
4、专科建设:建立由支援单位专科对应的专科业务指导活动,以妇产科和儿科为主,以定期查房等形式,帮助受援单位提高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水平。
四、工作目标
1、形成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
2、提高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为受援医院建立一到两个优势专科,培养一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实用型人才。
3.基本形成双向转诊机制。
五、组织领导
成立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对口支援领导小组,由刘传军院长任组长,崔传新、张爱华副院长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亓学海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安排各项日常工作,主要有落实方案实施,制定执行年度计划,进行年度总结,安排派驻人员,接受培训人员,人员考核,医院之间、科室之间协调及网络直报等事宜。
六、主要内容
按照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订的协议实施对口支援,主要内容包括:
(一)支援方
1、形成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我院对口支援工作重点支援妇幼保健卫生机构。双方结合《关于调整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关系的通知》,建立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帮扶机制。
2、建立对口支援的目标管理制度。通过医疗机构技术团队帮扶、机构托管、建立医疗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将受援方建成医疗卫生中心和技术指导中心。达到建成一到两个优势专科,培养一批医疗科室负责人,配备实用性诊疗设备的基本目标。机构托管、医院联合体具体事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由对口支援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3、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以带教、进修、巡回医疗指导等为重点的多种方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确定一定数量儿科、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种,培养一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实用性人才。
4、落实保障措施。支援方保证派出人员的工资、津贴、职称、行政级别、福利待遇等不变。严格绩效考核,对工作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受援方
1、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落实财政补偿机制,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保障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
2、明确帮扶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周期帮扶规划和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在帮扶期间取得明显的成效。
3、做好管理考核工作。受援方为支援方提供生活保障。对帮扶目标和派驻人员的工作进行考评和效果评价。积极配合支援方确定进修等形式的临床骨干人员,并和支援方共同加强进修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4、做好对口帮扶宣传工作。支援方对受援方开展的专家坐诊、临床查房带教、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巡回义诊等活动做好宣传和配合工作。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有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订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工作准备。
2、实施阶段:2013年6月起,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作。
3、总结阶段:对口支援开展每半年小结一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
八、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深入总结近几年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2.细化方案,落实措施。深入受援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受援单位的现状和需求,针对每个受援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支援目标、项目内容、支援方式、工作任务和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规范双方行为、保证任务落实。
3.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对支援医院和受援单位进行督查考核,将支援基层卫生考核工作与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等有机结合,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篇: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